2023年05月06日 15:46 來源: 彩練新聞
春夏之交,走進敦化市大石頭鎮大榆樹川村,村民們正在緊張的忙碌著。
從高處俯瞰下去,幾乎每家的庭院中都整齊擺放著木耳菌包。碼垛、打孔、分床,給菌包蓋上“草被子”保溫、透氣……人們為木耳的茁壯成長做著最后的準備。不久以后,這些菌包會長出肥厚的木耳,成為家里的“錢袋子”。
大榆樹川村氣候溫涼、水源優質,村民優秀的種植技術,加上本地獨特井水灌溉的方式,讓這里出產的木耳耳片均勻、耳體肥厚、滑嫩爽口,是十里八村公認的“木耳狀元”,深受消費者青睞。
“種木耳辛苦,投入大、風險大,一年折本,3年、5年都緩不過來……”在大榆樹川村當過20多年村書記的馬建新這樣形容木耳產業。時至今日,2017年7月的那場大水,讓這位60多歲的老村干部仍然心有余悸。當年,村民家中剛剛擺放好的菌包一夜之間被浸泡在水里,巨大的前期投入打了水漂。這一季沒了收入,沒錢,下一季拿啥再做菌包?拿啥雇人?拿啥“翻身”?村里籠罩著愁云慘霧。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風風火火的女村干部馬建新不認命,擦干眼淚走出門,幫村民“找錢”。2008年,推開郵儲銀行敦化市支行的大門,戰戰兢兢的馬建新受到了熱情接待。這次對接,讓大榆樹川村迎來了新生。銀行在對大榆樹川村的實際情況進行走訪后,決定提供貸款,幫助村民實現木耳再生產。
“2008年到現在,最初從五戶聯保、三戶聯保開始,如今‘信用村’建設,村民收入提高了,精神面貌也好了……”十幾年來,郵儲銀行敦化市支行客戶經理仉慶峰一直負責大榆樹川村的信貸業務。從城里出發,翻山越嶺去大榆樹川村的路,他每個月都要走上幾回。仉慶峰告訴記者,現如今,大榆樹川村在郵儲銀行農村信用體系及支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成為了敦化市首個“信用樣板村”,截至目前,該村授信戶數已達106戶,授信率達77%,其中56戶被評為“優質白名單信用戶”。
大榆樹川村的故事,是金融支持“三農”工作的一個縮影。2021年以來,郵儲銀行敦化市支行持續加大各類涉農主體支持力度。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三農貸款投放2.81億元,凈增1.8億元。貸款投放量和凈增量均創歷史新高,三農貸款的規模也從2021年的2.25億元到了2023年的4.85億,實現了兩年內三農貸款規模翻一番。金融的“水”,沿著已經建成的信用網絡,精準滴灌到三農領域的每個角落。
現而今,當年蹣跚起步的木耳產業在大榆樹川村成了氣候,全村幾乎家家戶戶種木耳。整齊排列木耳菌包的生產車間,是大榆樹川人的“金銀倉”。
編輯:初見
審核:錢洪濤
終審:于衍來
請輸入驗證碼